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9
2
IT 管理

PM 胃痛圖鑑賞析:30 種專案常見病症與可能或許有效的治療處方系列 第 19

病症18:「好,我們直接接著進行下一個專案吧!」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奮戰,你們負責的核心系統重構專案,終於在今天下午給高層的匯報中,獲得了滿堂彩。會議結束的那一刻,團隊成員們回到座位上,臉上都難掩一種「終於結束了」的疲憊與放鬆。

你召集大家開個快速的同步會議,團隊成員以為是要宣布可以提早下班,或是至少能稍微喘口氣。然而,你打開投影機,秀出的卻是下一季的專案藍圖,精神抖擞地說:「我們下一個專案在下週一正式啟動,我已經把初步的需求文件發給大家了…」

你看著台下瞬間凝固的表情,那種剛從戰場歸來的短暫喜悅,立刻被下一場戰役的號角聲給沖散得無影無蹤。你明明打贏了一場艱苦的戰役,為什麼團隊看起來卻像一群即將被再度送上刑場的囚犯?那種屬於勝利的喜悅和團隊的凝聚力,似乎在你說完「下週一正式啟動」的那一刻,就蒸發得煙消雲散。

症狀診斷

如果你的團隊也常常在達成里程碑後,陷入這種「勝利後的空虛」,那麼你們可能正集體罹患「永動機過勞症」。

這個病症的根源,在於我們常常將專案視為一條永無止境的任務傳送帶,誤以為「效率」就是不斷地從一個任務跳到下一個任務。

我們把慶祝當成一種奢侈品,一種在時間和預算都充裕時才能考慮的非必要開銷。但真相是,慶祝和儀式感,是團隊動能的充電站。

這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。

想像一下,一場沒有畢業典禮的畢業、一個沒有蛋糕和蠟燭的生日、或是一段沒有紀念日的感情。我們依然會畢業、會長大一歲、也依然愛著對方,但那些本該被銘記的時刻,卻因為缺少了儀式而變得平淡,可能會漸漸失去了應有的重量與光澤。

專案也是如此,一場小小的慶功宴,一次真誠的公開表揚,這些看似浪費時間的儀式,其實是在為團隊的心理帳戶進行儲值。

它在告訴每一位成員:

  1. 你的努力被看見了。
  2. 這個階段『真正地』結束了。
  3. 我們是一個『我們』,而不只是一群『我』。

處方籤

第一劑:建立「微型慶祝」的習慣

儀式感不一定需要盛大的場面或高昂的預算。

最強大的儀式,往往是那些融入日常、微小卻持續的習慣。與其只在終點線慶祝,不如在漫長的賽道中,設置多個「能量補給站」。

  • 將「讚美」即時化與具體化:不要等到會議才表揚。當你看到某位成員的傑出表現時,立刻在公開頻道給予肯定。「@阿傑,剛看到你提交的 API 優化,邏輯非常清晰,註解也寫得很完整,這會讓未來維護的同事輕鬆很多,做得太棒了!」
  • 用「分享勝利」開啟會議:在每週的團隊會議開頭,花五分鐘問大家:「上週有沒有什麼讓你覺得很有成就感、或是想感謝某位同事幫助的事?」,或是就由 PM 自己帶頭分享,慢慢引導團隊建立互相肯定的正向氛圍。
  • 建立一個「榮譽榜」:可以在 Slack 上開一個名為 #感謝牆 或 #wins 的專屬頻道,或是在辦公室的白板上開闢一個角落,專門用來表揚那些做出傑出貢獻、幫助同事的成員。
  • 象徵性的獎勵:一杯下午茶、一塊雞排、週五提早一小時下班的「特赦令」,這些小小的獎勵,傳遞的訊息遠大於它們本身的價格。

第二劑:將「里程碑」節慶化

當團隊完成一個重要的階段性任務時(例如一個 Sprint 結束、一個核心功能開發完成),你需要將這個時刻從一個普通的「節點」,升級為一個值得紀念的「節日」。

專案預算中最值得的一筆開銷,往往就是慶功宴的披薩和飲料。吃頓飯的時間就能讓大家脫下「工作戰衣」,開始聊聊生活雜事、八卦一下,這些輕鬆的閒聊反而會建立起真正的團隊情感!

在這裡想補充請大家不要覺得有壓力,以為每一次慶祝都非得點滿披薩、請大家吃飯不可。核心精神並不是請客這件事本身,而是創造一個脫離日常工作的共同慶祝時刻。披薩、雞排或手搖飲,都只是這個精神的載體。真正的重點,是那份「我看到了你的努力,我們值得為此肯定一下」的心意。一個真誠的公開稱讚、一張用心的感謝小卡,價值有時後反而遠遠超過一頓大餐唷 :)

第三劑:設計一場有意義的「結案儀式」

當整個專案終於上線結束後,可以創造一個小儀式,為這段共同的旅程,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。儀式的規模與形式,完全可以根據專案的大小、長度和重要性來彈性調整。 重點不在於排場多大,而在於你有沒有用心去創造那個終點線。

  • 對於大型、長期的戰略專案:可以舉辦一場正式的「專案畢業典禮」。除了吃吃喝喝,更重要的是回顧與展望,例如製作回顧簡報、設立「最佳救火隊員獎」等趣味獎項,讓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。
  • 對於中型的專案或重要里程碑:可以安排一次團隊的「慶功午餐」,或是在專案複盤會議的最後加入「感謝與肯定」的環節。
  • 對於小型的專案或短 Sprint:一份附上成果和感謝名單的結案報告,或是一個象徵性的解散儀式,例如團隊一起把專案的 Slack 頻道封存,都能在心理上創造一個強烈的「結束了」的信號。

臨床實戰

好,讓我們回到開頭那個讓團隊表情凝固的會議室。在你打開下一季專案藍圖之前,如果你口袋裡有這份處方籤,你可以怎麼做?

  1. 在高層匯報成功結束的那一刻,你可以立刻在團隊 Slack 頻道 @all,寫道:「【熱烈慶祝 🎉】核心系統重構專案成功達標!感謝專案團隊所有成員過去三個月的卓越貢獻,我們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!稍後會議室將會有下午茶,請大家務必參加!」
  2. 接著,在下午茶的場合,你會對團隊說:「各位,我知道大家累壞了,今天先好好放鬆!為了慶祝我們打贏了這場硬仗,我已經訂好了明天中午的披薩大餐!明天中午,我們不談工作,只管慶祝!」

你看著團隊成員臉上綻放的笑容,聽著逐漸熱絡的交談聲,心想:「這才是真正的勝利!」直到此刻,團隊成員們才真正感受到那種「我們完成了」的成就感!

B計畫:當老闆說「我們沒預算搞這些」時

好,我們來面對那個最骨感的現實。

如果你向老闆申請慶功預算,他卻回你:「公司現在要縮減開銷,大家有拿到薪水和獎金就好,不用搞這些虛的。」

如果你覺得要自掏腰包,先等等,我們可以嘗試將「花費」重新包裝為「投資」來再次說服看看老闆。

你可以這樣對老闆說:「老闆,我完全理解公司控制成本的考量。不過,我想跟您討論的不是一筆『花費』,而是一項對『團隊士氣』的關鍵投資。這次專案的強度非常高,團隊成員基本上已瀕臨極限。我認為一頓 3000 元的披薩,能幫我們留住一位可能因過勞而考慮離職的關鍵工程師。畢竟,重新招募一位具備相同經驗和專案知識的工程師,成本可能高達 30 萬元。從這個角度看,用 3000 元的餐費換取團隊成員繼續留下來的心,這絕對是我們近期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決策。」

如果老闆還是堅持不花費呢? 這時候你再來考慮自掏腰包,還有,更新履歷(?)

最後的醫囑

專案的成功,從來不只是一堆冰冷的 KPI 數字,而是由無數個屬於人的、充滿情感的時刻所構成的。一個只懂得追趕進度的 PM,或許能贏得專案的準時交付,但若要讓團隊凝聚力持續增強,更重要的是能夠連結每個成員的心。

回過頭來看,這何嘗不像我們經營自己的人生?

我們努力工作、照顧家庭、維持關係,常常在一個又一個的待辦事項中奔波,卻忘了為生活中的小勝利歡呼,為值得紀念的日子停下腳步。或許,一個好的 PM,也應該是自己人生的好管理者,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中,為自己和所愛的人,創造那些閃閃發光的、值得回憶的片刻。

所以最後別忘了,這些儀式也是為你自己舉辦的。

身為 PM,你往往是承擔最多壓力、消化最多負面情緒的人。一場慶功宴,不僅是慰勞團隊,也是給你自己一個機會,去承認自己的努力、釋放緊繃的神經,並為這段艱辛的旅程,畫下一個肯定的句點。唯有懂得為自己充電的 PM,才能持續點亮整個團隊。

所以,下次在你的專案預算中,請務必為「慶功宴的披薩」留一個欄位。因為那溫熱的起司和麵香,不僅能填飽團隊的肚子,更能凝聚團隊的靈魂(和拯救自己餓扁的胃 😆)。


這是過去一次專案大 Release 後帶的回顧會議的便利貼們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829/201457909yG6XylyrS.jpg
滿滿的感謝、滿滿的回憶 :)


上一篇
病症17:「PM對不起….我的進度應該來不及做完…」
下一篇
病症19:「辛苦造好的船,啊怎麼最後沒出航?」
系列文
PM 胃痛圖鑑賞析:30 種專案常見病症與可能或許有效的治療處方23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